外国网友:为什么中国人不在乎缺少自由?各国网友纷纷道出真相进行反驳,句句诛心

在北京国际学校工作了十年的法语老师ChrisE通过自身经历来驳斥偏见:“我从未在街头,亲眼目睹暴力犯罪,我的母亲深夜独自出行,也不必有任何担忧,在公共场所不存在潜在的危险。对比我的祖国法国,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更具安全感,这种免于恐惧的自由,才是普通人最珍视的权利。”

荷兰网友Piet也表示,自己在中国生活20年,切实感受到比欧洲更宽松的社会环境,很多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刻板印象中,他们的误解源于对真实中国的一无所知。

曾在军队服役30多年,足迹遍布全球的英国网友Mikel直言:“被美国舆论定义为不自由的中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实际上给予民众更多实质自由。”

网友lightning的反问更具穿透力:“对普通人而言,是桌上有食物重要,还是挨饿的自由重要,当一个社会用纪律约束枪支泛滥、遏制抢劫犯罪,换来的是和平发展的环境,而所谓自由的美国,却因缺乏节制导致内战、骚乱、枪击案频发,这样的对比,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麦吉尔大学博士肖明,从历史的维度揭示了提问的荒谬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曾长期地剥夺中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自由。”

如今中国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他们便指责中国不自由。

他举例,2019年超过70万中国学生以非难民身份出国留学,疫情前每年有700万中国人赴海外旅行,且绝大多数人最终选择回到中国。

如果中国真如他们所说不自由,为何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和游客来源国之一。

中国网友张铮的发言更为接地气:“凌晨两点,我能安心地在街上散步,不用担心会被抢劫或是枪击;我可以在路边合法地饮酒,不用担心遭遇种族歧视;作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还能够享受到高考加分等政策。过去40年,8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这些难道不是最为真实的自由?”

从这些跨越国籍与身份的回答中不难发现,自由的定义从来不是单一的。

对普通民众而言,免于恐惧的安全感、追求幸福的发展权、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才是自由最本质的内涵。

中国用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向世界展示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自由观,这种建立在法治与秩序基础之上的自由或许不像某些口号那么华丽,但是却让14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尊严与希望。

正如无数亲身经历者的共同结论:真正的自由,从来不在于空洞的口号,而在于能否让人民在安全、公平的环境中,从容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